红色经济观察数据库 ——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图一比较了自2000以来美国、经合组织和世界平均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变化的情况。图中,各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计算为相对于“帝国标准”的百分比。所谓“帝国标准”,指的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四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人口加权的平均值,可以代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核心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标准水平。2023年的“帝国标准”为67200国际元(按2021年不变国际元计算)。
图一 美国、经合组织和世界平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2000-2022年)
2023年,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帝国标准”的110%。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包括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2023年,经合组织国家平均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帝国标准”的78%。
在本世纪初,世界平均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约相当于“帝国标准”的四分之一。2023年,世界平均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帝国标准”的31%。
图二说明了2000年至2023年世界上所有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高至低分布的情况。图中,各个国家按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高到低排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在最左边,最低的国家在最右边。每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计算为“帝国标准”的百分比。横轴显示的是在一定水平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上的国家其累计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
图二 世界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高至低分布图(2000-2023年)
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100%以上国家的累计人口约占年世界总人口的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75%以上国家的累计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50%以上国家的累计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25%以上国家的累计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7%。
到了202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100%以上国家的累计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75%以上国家的累计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50%以上国家的累计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25%以上国家的累计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45%。
从2000年至202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75%以上国家的累计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变化不大,但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25%以下国家的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减少了18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
列宁在1920年为《帝国主义论》法文版和德文版撰写的序言中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现在已经划分出极少数特别富强的国家(其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1/10,即使按最‘慷慨’和最夸大的计算,也不到1/5),它们专靠‘剪息票’来掠夺全世界。”列宁在这里说的“极少数特别富强的国家”就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列宁所说,帝国主义国家剥削和掠夺全世界,其总人口一般不到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据此,我们可以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75%以上的国家视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核心国家(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100%以上的国家为一流核心国家,其余为二流核心国家)。图一也显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平均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通常略高于“帝国标准”的75%。
我们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50%以上、但是不到75%的国家视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准核心”国家(这些国家处于核心与半外围之间的过渡带)。
此外,如图一所示,世界平均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通常高于“帝国标准”的四分之一。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到“帝国标准”的25%,那么这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往往就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可以将所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到“帝国标准”25%的国家都视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外围国家;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25%以上、但是不到50%的国家视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半外围国家。
这里补充说明一下。上述按照“帝国标准”百分比来划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结构性等级的方法,是一个初步的、大致的方法。这个方法适用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绝大多数国家。但是个别国家在归类时还需要参考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具体情况;比如,有些高收入石油出口国即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帝国标准”的75%,也不属于核心国家。
表一说明了2000年至2023年期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24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相对地位的变化情况。这24个主要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了亚洲的中国、中国香港、日本、韩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伊朗、以色列和土耳其,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和俄罗斯联邦,非洲的埃及、南非,中南美洲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北美洲的美国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亚。表中各个国家国名旁边括号中的百分比指的是这些国家各自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对于“帝国标准”的百分比。